電器元件裝配工藝守則 Q/ZLQJG JZ17-2009
1 適用范圍
本守則適用于本公司生產低壓成套開關設備電器元件及輔件的裝配。
2 設備與工具
臺鉆、手電鉆、鋼卷尺、鐵榔頭、平板銼、鋼絲鉗、螺絲刀、套管扳手、活動扳手。
3 材料
依據用戶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產品規范(材料單)所列配件,裝配圖及設計資料所列零部件及各類緊固件、標號、工作毛巾或棉絲、中性凡士林、紗布、PKDI系列自鎖式捆線帶、纏繞管等。
-
裝配工藝要求
4.1 操作人員要求
4.1.1 應熟悉開關柜的圖紙及訂貨單要求,看懂圖紙中常用的電氣圖形符號和文字符號。
4.1.2 應了解開關柜所配各種元器件、輔助材料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等,按規范(材料單)及裝配圖核對、檢查所有電器元件應齊全,完整無損,型號規格正確并附有產品合格證明,強制性認證產品應有認證標志。若需要代用,必須有經技術負責人批準或變更規定的代用手續。
4.1.3 應掌握所使用的設備、工具的性能、用途和維護保養知識,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1.4 應認真做好生產現場的管理工作,對工具、物料應擺放整齊,防止磕碰、劃傷、銹蝕和污損。組裝的產品應輕拿輕放,避免磕碰,劃傷元件和裝置的漆面。
4.2 裝配通用工藝技術要求
4.2.1 各種電器元件必須符合本身技術條件,安裝前應檢查產品是否完好,操作應靈活,如發現性能不良、表面生銹、發霉破損等現象,應進行調換。
4.2.2 裝置銘牌安裝位置,應在正面明顯位置,標注要完整、清晰,內容要與產品相符合,并符合標準要求,裝訂應牢固、平整端正。
4.2.3 電器元件安裝前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灰塵或油污,安裝過程中嚴禁敲打、磕碰,特別要注意防止易碎元件的損傷,并應保持表面油漆、絕緣層、電鍍層的完好無損。
4.2.4 安裝所用的緊固件、金屬件的防護層不得脫落、生銹。選擇緊固件應按元件規定的螺栓規格數量安裝緊固,不得遺漏,安裝元器件的電器梁其孔徑允許大于元器件安裝螺栓直徑0.4-0.5mm。 安裝同一電器元件所用的緊固件螺栓長度應一致,所有緊固螺栓應擰緊,無打滑、損壞鍍層等現象,并有防松措施,擰緊后螺紋露出螺帽2-5牙,不接線的螺釘也應擰緊。
所有緊固螺栓擰緊的程度,適用時,連接螺栓可用力矩扳手檢測,其擰緊力矩值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螺栓的擰緊力矩
螺紋直徑(mm) |
擰緊力矩(N·m) |
米制標準值(mm) |
直徑范圍d(mm) |
Ⅰ |
Ⅱ |
Ⅲ |
2.5 |
d≤2.8 |
0.13 |
0.26 |
0.26 |
3.0 |
2.8<d≤3.0 |
0.16 |
0.33 |
0.33 |
- |
3<d≤3.2 |
0.20 |
0.40 |
0.40 |
3.5 |
3.2<d≤3.6 |
0.26 |
0.53 |
0.53 |
4 |
3.6<d≤4.1 |
0.47 |
0.80 |
0.80 |
4.5 |
4.1<d≤4.7 |
0.53 |
1.20 |
1.20 |
5 |
4.7<d≤5.3 |
0.53 |
1.33 |
1.33 |
6 |
5.3<d≤6 |
0.80 |
1.66 |
2.00 |
8 |
6<d≤8 |
1.66 |
2.33 |
4.00 |
10 |
8<d≤10 |
- |
2.66 |
6.66 |
12 |
10<d≤12 |
- |
- |
9.33 |
14 |
12<d≤15 |
- |
- |
12.6 |
16 |
15<d≤20 |
- |
- |
16.6 |
20 |
20<d≤24 |
- |
- |
24 |
24 |
24<d |
- |
- |
33 |
注 Ⅰ欄適用于擰緊時不突出孔外的無頭螺釘和不能用刀口寬度大于螺釘直徑的螺絲刀擰緊的其他螺釘。
Ⅱ欄適用于可以用螺絲刀旋緊的螺母和螺釘。
Ⅲ欄適用于可以用螺絲刀以外的工具旋緊的螺母和螺釘。
4.2.5 金屬板上有穿線孔時必須裝大小相應的橡皮圈。
4.2.6 產品應有可靠的接地措施,接地裝置的接觸面上不得有油漆或黃銹,應用砂布把接觸面擦凈,涂中性凡士林,主接地點必須有明顯的接地標志。柜(箱)體內任意兩個金屬件通過螺栓連接時如有絕緣層均應采用相應的接地墊圈,并注意將接地墊圈齒面接觸零部件表面,以劃破絕緣層。無論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還是在故障情況下都應保證保護接地電路的有效性。
4.2.7 所有安裝好的元器件上方或左方應粘貼元器件符號牌,按原理圖元器件符號打印醒目的符號或代號,粘貼應端正牢固。
4.2.8 電器元件、電子元件等發熱件之間需保持一定距離。例如管形電阻散熱片等的安裝應考慮其散熱情況避免與自身及元器件安裝過近,見表2、表3。
表2 靠近發熱元件的導線需剝去的絕緣長度表
發熱元件功率 |
導線需剝去絕緣長度(mm) |
15W及以下 |
20 |
15W以上 |
40 |
表3 靠近發熱元件的電器元件應保持的距離表
發熱元件
功率(W) |
應保持距離(mm) |
上方 |
下方 |
側方 |
7.5 |
30 |
10 |
10 |
15 |
30 |
10 |
10 |
25 |
100 |
20 |
20 |
50 |
100 |
20 |
20 |
100 |
100 |
30 |
30 |
150 |
150 |
30 |
30 |
200 |
150 |
30 |
30 |
4.2.9 安裝的產品應操作方便,元件在操作時不應受到空間的妨礙,不應有觸及帶電體的可能,并應方便維修,能夠較容易的更換元器件及維修元器件端頭的連線。
4.2.10 元件的組裝順序,應從板前視,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4.2.11 對于排列使用的裝置,應按運行時的排列順序并列組裝。
4.2.12 同一型號的產品應保證組裝的一致性。
4.2.13 運行中需要操作的電器,安裝時操作高度不高于1.9米,不低于0.4米,在運行中需要觀察的儀表安裝高度不得高于2米。
4.2.14 同一合同中相同元件的選用應一致。
4.2.15 對于膠木電瓷精密儀表易損元件在組裝時應加膠皮墊,緊固時用力應適當。
4.2.16 所有電器元件及附件,均應固定安裝在支架或底板上,再將支架或底板安裝在柜(箱)體上,不得吊在其它電器元件及附件及連線上;或直接安裝在柜(箱)體上。
4.2.17 如需調整安裝的產品尺寸時,必須松開緊固件,重新安裝不得重擊零部件及電器元件。
4.2.18 安裝電器元件的層壓絕緣板,必須經過浸漆處理否則不得安裝。
4.2.19 安裝后應將拆下的緊固件、保險芯、開關蓋、把手、滅弧罩等全部安裝好或通過一、二次線的交接手續由下道工序妥善保管,待工程完畢后另行安裝。
4.2.20 裝置內電器元件帶電體和金屬骨架間的布置,其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不小于表4的規定。
表4 電器元件帶電體和金屬骨架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
類 別 |
電氣間隙(mm) |
爬電距離(mm) |
交流低壓配電柜/ 動力箱 |
≥10 |
≥12.5 |
母線槽 |
≥10 |
≥12.5 |
低壓配電箱(配電板) |
≥6 |
≥8 |
4.2.21 元器件飛弧距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應滿足所選用元器件本身的規定要求。
4.2.22 對于有操作手柄的元器件應將其調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現象。
4.2.23 各種防護板應安裝到位。
4.2.24保證一次回路母線的制作和安裝距離,并符合一次母線加工工藝守則。
4.2.25保證輔助電路元件制作和安裝距離,并符合二次線加工工藝守則。
4. 3 刀開關安裝要求
4.3.1 按不同規格,先將操作結構部件(手柄)與箱體(按圖)所規定的位置對正孔位裝螺絲擰緊螺母,其調節拉桿必須與面板垂直。
4.3.2 裝刀開關時應按圖紙的規定進行安裝,在安裝前閘刀底座處需墊絕緣襯墊,對正孔位,底座與套裝螺孔相應的螺釘要擰緊,再將手柄拉桿與U形螺釘套裝,經調整后再擰緊各緊固件,但不允許硬撬和敲打座板,以免損傷。
4.3.3 刀開關在進行操作時,必須靈活可靠,合閘時刀片與靜觸頭相垂直,保證刀片合閘位置,三相應同時接觸,合閘不同期性應不大于2mm。
4.3.4 組裝后的刀開關,操作時不得有卡阻現象,三相合閘后把手不應有較大的回彈。
4.4 塑殼式斷路器的安裝要求
4.4.1 核對元器件是否符合圖樣要求,并按圖樣進行安裝,斷路器安裝如需打開斷路器蓋子,應注意斷路器內部零件不能散失,不準有任何異物落入斷路器內,若需拆卸斷路器內部元件,在裝配時應按拆卸時的相反順序裝上。
4.4.2 斷路器安裝于支架或安裝板時,支架或安裝板應平整并有足夠的強度,不能傾斜超過5°。如果斷路器的裝配同面板操作機構間有配合位置要求時,必須注意斷路器與操作機構間的配合尺寸,要保證操作機構操作靈活、可靠。
4.4.3 板后接線,斷路器安裝時必須注意絕緣距離;板前接線,斷路器裝在安裝板上時,也應注意絕緣距離。
4.4.4緊固螺栓時,應均勻用力,以防膠木底板因急聚彎曲而損壞。為防止飛弧造成短路,應將連接裸線包以絕緣護套。斷路器導電部分與配電裝置金屬部分間的距離不小于20mm。
4.4.5 電源端的導線接在斷路器滅弧室的接線端上,而受電端的導線應接到動觸頭一端(如斷路器說明書上明確指出允許上、下進線,則電源端與負荷端可任意連接動觸頭或靜觸頭)。
4.5 框架式斷路器的安裝要求
4.5.1 斷路器拆箱后應保留其說明書及其附件,出廠時隨機附上。
4.5.2 檢查斷路器的規格是否符合圖樣要求,安裝斷路器架構應平整、牢固并有足夠的強度,并用螺栓固緊,以免由于安裝平面不平使斷路器或抽屜式支架受到附加力而引起變形,影響使用或互換,斷路器的接地點應與柜體接地點相連。
4.5.3手動檢查斷路器各部分動作的可靠性,電流、電壓脫扣器是否符合要求,閉合、斷開是否可靠,開關在閉合、斷開過程中,其可動部分與滅弧罩等零件無卡碰現象(注意:進行閉合操作時,欠電壓線圈應通以額定電壓或用螺栓緊固)。
4.5.4安裝時應嚴格遵守斷路器的飛弧距離及安全間距(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應考慮到預期短路電流對母排之間可能產生強大的電動力,而直接影響到斷路器進出線端,故必須用強度足夠的絕緣板條或母線夾在靠近斷路器處對母排予以緊固。
4.5.5 按圖樣連接好控制裝置,在閉合操作前必須安裝好滅弧罩,并清除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塵埃及可能遺留下來的雜物(如金屬屑、導線、墊圈、螺栓等),調試時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4.6 小型斷路器的安裝要求
4.6.1 小型斷路器一般應安裝在軌道上,軌道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箱(柜)體上。
4.6.2小型斷路器開關柄邊框與面孔配合安裝時,則手柄邊框必須套入面板孔內,如有不符,允許修銼面板孔,修銼后必須涂漆,開關前后位置應使手柄的邊框不低于面板的內側平面,否則允許用絕緣襯墊進行調整。
4.7 萬能式轉換開關的安裝要求同4. 3。
4.8 RTO及RT熔斷器的安裝要求
4.8.1 選擇與元件安裝孔相適應的緊固件,熔斷器底座墊有襯墊,安裝需端正,緊固時不要用力過大,彈簧片緊平即可。
4.8.2安裝配圖或規范書上所注規格選擇熔斷體,熔斷器的指示器應朝上或朝外。
4.8.3 RTO熔斷器基本裝配完畢后,應裝上絕緣操作手柄。
4.9 按鈕安裝要求
按鈕顏色及安裝方向均應符合電路圖要求,并應緊固在面板上。
4.10 指示燈、信號燈安裝要求
4.10.1 注意燈座、燈泡、羅口、插口的配套,應先將燈泡裝在燈座里,再裝在箱體面板上緊固,需外裝附加電阻的指示燈,電阻應裝在燈座上方。
4.10.2 注意燈泡的電壓、電流規格及燈罩的顏色與圖相符。
4.11 各種接觸器、繼電器、互感器的安裝要求按圖排列安裝位置,選擇與孔相應的緊固件,電器元件裝在箱體條架底板上緊固,不得有傾斜現象,元件的安裝均應符合其本身的技術要求。
5 檢查
5.1 所有認證電器元件必須是取得生產認證廠生產的合格產品,并應有3c認證標志,對尚未發許可證的元件,不得使用。
5.2 按產品規范(材料單)和總裝配圖核對所有電器元件,其型號規格及安裝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布置應整齊、美觀、內外清潔,元件的裝配與調整應符合其本身技術要求,不允許有損傷現象。
5.3 產品安裝后,油漆表面和絕緣表面均應完好無損,不應有用肉眼看得出的明顯機械損傷。
5.4 產品上所有電鍍件的鍍層(包括元件本身電鍍件和緊固件)不得有起皮、膠落、發黑、發霉及生銹現象。
5.5 箱體各種支架、安裝板等零件及電器元件的安裝必須牢固固定, 緊固后的元器件牢固可靠,不允許有松動的現象。組裝后的元件應橫平豎直,端正美觀每個元件應標注醒目的符號,使用的符號應與原理圖或接線圖一致。
5.6 產品的電器元件,帶電體金屬骨架間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見表3。
5.7 對于需要手動操作的電器要進行不少于5次的分合試驗,應保證電器的正常分合,機構運動靈活,沒有卡住、銷子脫落、定位不準、操作力過大等現象。在全部裝配一、二次接線完成后,進行耐壓試驗和通電操作試驗。在通電試驗中,所有電器元件動作和指示應符合電氣原理圖的要求。
6 安全注意事項
6.1 裝配工作環境應保持清潔衛生。
6.2 操作者領來待裝的電器元件、零部件及其合格證、說明書等應妥善存放,已拆去包裝盒(箱)的元件不能重疊堆放,嚴禁碰傷。
6.3 裝配過程中應注意安全,對于較大元件需二人進行裝配,裝配工具應妥善擺放,避免掉下傷人。
6.4 裝配完工應按規定填寫必要的記錄。
http://www.zjbz1248.com/
相關資訊